北测 北测

IPC-CC-830C集成电路涂层可靠性验证方法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 浏览数:8 文章出自:北测可靠性实验室

敷形涂覆是指用于印制线路组件的保护涂层。敷形涂覆可起到防潮、防污物和电气绝缘的作用,但不是作为单独起机械保护作用的涂层。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绝缘化合物(敷形涂覆材料)的鉴定和符合性要求,并设计和构建了充分且必要的测试项目来获取对材料性能的信心。

IPC-TM-830C测试解析.jpg

标准针对产品类型:

  • AR型 丙烯酸
  • ER型 环氧树脂
  • SR型 聚氨酯
  • XY型 对二甲苯
  • UT型 超薄涂覆层
  • SC型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测试要求:

章节 要求 测试方法 A B C
鉴定 鉴定效力保持 质量符合性
3.3.1 材料 目视检查
3.3.2 保存期限 ——
3.3.3 固化 ——
3.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开放
3.5.1 粘度 ASTM D1084
3.5.2 外观 目视检查
3.5.3 荧光性 在紫外光下目视检查
3.5.4 耐霉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1.1
3.5.5 柔韧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4.5.1
3.5.6 可燃性 UL 94 HB
3.6.1 介质耐压(DWV) IPC-TM-650 测试方法 2.5.7.1
3.7.1 湿度及绝缘电阻(MIR)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3.4
3.7.2 热冲击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7.1
3.7.3 温湿度老化(水解稳定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11.1
4.6.4 厚度 开放

材料要求:

  • 1.保存期限

    敷形涂覆材料在制造商所指定的保存期限内及储存条件下,应当满足本标准的所有要求。具有两种或多种组分的涂覆材料保存期限应当以保存期限最短的组分为准。

    (验证保存期限的测试应当包括绝缘电阻(IR)和介质耐压(DWV)测试。)

  • 2.固化

    按照制造商推荐的参数施加和固化,敷形涂覆材料应当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物理要求:

  • 1.粘度

    应当按照 ASTM D1084 测量液态未固化敷形涂覆材料的粘度,测试条件应当由涂覆材料制造商规定。测量所得粘度应当作为鉴定检验期间所收集的敷形涂覆材料数据的一部分。制造商应当采用该粘度数据来预先确定质量符合性检验的可接受粘度范围。

化学要求:

  • 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应当作为涂覆层鉴定的一部分。 FTIR 测试方法由涂覆层供应商选择。当用于鉴定效力保持检验时,其 FTIR 光谱应当与鉴定检验时获得的光谱进行对比。吸收峰的完全消失或吸收峰的增加意味着敷形涂覆产品化学物有变化。FTIR 检测到的化学物变化有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导致产品的变化。

    IPC-TM-830C测试解析.jpg
  • 2.外观

    应当借助具有 3 倍屈光度(约 1.75 倍)以上放大倍数的放大装置目视观察在此规定的测试载体上敷形涂覆层的外观。仲裁检验应当在 4 倍的放大倍数下完成。施加未固化的敷形涂覆材料在室内环境下观察应当平整且无粘性。此外,测试载体上的敷形涂覆层应当无气泡、针孔、起泡、裂缝、微裂纹、剥离、起皱、白斑等,且无逆转迹象或引起腐蚀。对于 UT 涂覆层,外观目视检查应当按照供应商推荐的方法检验。

  • 3.荧光性

    含有荧光标记的敷形涂覆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应当发荧光。不含荧光剂的材料不要求在黑光照射下发荧光。

    IPC-TM-830C测试解析.jpg
  • 4.耐霉性

    应当根据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1.1 测定敷形涂覆材料耐霉菌滋生或受霉菌侵蚀的能力。固化后的敷形涂覆层不应当有助于霉菌生长或受到霉菌生长的侵蚀。

  • 5.柔韧性

    应当采用按照 FED-STD-141C 方法 C 版本 2012 准备的锡板作为柔韧性测试的测试载体。按照IPC-TM-650 测试方法 2.4.5.1 测试涂覆后的在制板时,固化后的敷形涂覆层应当无裂缝或微裂纹。

    IPC-TM-830C测试解析.jpg
  • 6.可燃性

    固化后的敷形涂覆层应当至少满足按照 UL94HB 水平燃烧测试测试。

电气要求:

  • 1.介质耐压(DWV) 固化后的敷形涂覆层的介质耐压应当按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5.7.1 使用图形 C进行测量。应当无放电现象,如飞弧(表面放电)、打火花(气体放电)或击穿(击穿放电)等。漏电流不应当超过10μA。

环境要求:

  • 1.湿度及绝缘电阻 敷形涂覆材料应当按照 IPC-TM-650 测试方法2.6.3.4 测试。完成温湿度测试循环后,在制板应当放置在温度 25±5℃ [77±9 ℉ ] 和相对湿度 50±5% 的基准条件下保持 24 小时。 在潮湿测试期间、及潮湿测试完成再置于基准条件下1 ~ 2 小时,以及置于基准条件下24 小时后,ER 型敷形涂覆材料的最小绝缘电阻应当为 500MΩ(5×108 欧姆),所有其他类型敷形涂覆材料的最小绝缘电阻均应当为5000MΩ(5×109 欧姆)。 在基准条件下保持 24 小时后,应当评定外观,并应当测试介质耐压,结果应当分别满足 3.5.2 节和 3.6.1 节的要求。未涂覆的板在 MIR 测试后不用介质耐压(DWV)测试。

  • 2.热冲击 应当按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7.1 测试敷形涂覆产品,测试条件为温度 -65℃~ 125℃ [-85 ℉~ 257 ℉ ],100 个循环周期。

  • 3.水解稳定性 应当按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11.1 测试敷形涂覆产品。标准试样的放置环境应当保持在温度 25±5℃ [77±9 ℉ ]、相对湿度 50±5% 的基准条件下。老化后的敷形涂覆层应当无粘性。应当无软化、粉化、起泡、表面粘性、裂纹、附着力降低或者逆转成液态的现象。

测试要求:

章节 要求的测试 测试方法 测试载体 试样数量
3.4.1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开放 玻璃板 1,2 4块涂覆,1块不涂覆
3.5.2 外观 目视检查
3.5.3 荧光性 在紫外光下目视检查
4.6.4 厚度 ASTM-D 1005
3.5.4 耐霉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1.1 玻璃板 2 4块涂覆
3.5.5 柔韧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4.5.1 锡板 2 4块涂覆
3.5.6 可燃性 UL 94 UL 94 测试条 2 6块涂覆
3.6.1 介质耐压(DWV) IPC-TM-650 测试方法 2.5.7.1 IPC-B-25A 2测试板 5块涂覆
3.7.1 湿度及绝缘电阻(MIR)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3.4 IPC-B-25A 2测试板 4块涂覆,1块不涂覆 3
3.7.2 热冲击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7.1 IPC-B-25A 2测试板 5块涂覆
3.7.3 温湿度老化(水解稳定性) IPC-TM-650 测试方法 2.6.11.1 Y形测试组件 2 5块涂覆(1块作为标准)
NTEK北测验证,专业第三方可靠性检测机构,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型材料及电子产品综合公共测试平台,是中国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的开拓者,也是国内最早从事商品检验、鉴定、测试、认证等服务的专业机构之一,独立第三检测、测试、认证机构,多种检测设备,资深测试、认证工程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测试、认证服务。

了解相关详情或检测认证咨询,请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13923764905☜咨询工程师

相关问答 more +

高压线束和高压连接器屏蔽性能测试能力介绍

新能源高压电气电子器件和高压屏蔽线束屏蔽性能测试包括:转移阻抗、屏蔽效能、屏蔽衰减、耦合衰减,罗森博格的表面转移阻抗和屏蔽衰减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三同轴法、管中管法、线注入法等。NTEK北测检测,专业第三方汽车实验室,为客户提供汽车零部件及材料一站式测试、分析服务。

汽车电子检测项目有哪些?

汽车电子检测项目是指对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测试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测试项目包括:1. 汽车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2. 汽车电子元器件EMC测试;3. 汽车CAN总线测试;4. 汽车OBD系统测试;5. 汽车安全系统测试等。

汽车座椅皮革需要做哪些测试项目

汽车座椅常见测试项目包括:气味测试、雾化试验、甲醇检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耐化学试剂、物理性能试验等,测试标准包括:GB 15083-2019、QB/T 2715-2005、GB/T 19954-2005、GB/T 22702-2008等。

汽车电子EMC测试项目有哪些?

汽车电子EMC测试项目包含:电磁辐射干扰测试、电源线传导瞬时干扰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瞬态发射传导测试、瞬态抗扰度测试、大电流注入法测试、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等。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环境适应性测试项目有哪些?

驱动电机系统(电机及控制器)的环境适应性能力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性能,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涉及到哪些测试项目?包括高温工作试验、低温工作试验,贮存温度环境试验、湿热试验、耐盐雾试验、IP防尘防水等级测试、耐振动试验、电磁兼容性测试等。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测试项目

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或材料暴露到自然或人工模拟自然环境的条件规定下进行试验,对零部件或产品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测试评估,如运输、存储、启动、工作、老化等性能做出测试预估。环境可靠性可分为力学可靠性试验、气候环境试验和综合环境试验,按照环境试验条件可分为:自然暴露试验、人工模拟试验、现场试验;按照试验类型分为:气候环境试验、机械环境试验、化学试验、寿命试验、电性能试验等.

676404727
13923764905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